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 > 正文
构建高铁司机培训体系 共筑国际交流快车道
高铁驾校“留学生”培训“洋学生”
发布时间: 来源: 工人日报

  “遇到异物侵限如何处理?”“停留位置如何做到精准对位?”……在湖北武汉,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教学楼内,动车组司机教研室主任徐维军正在带领学员学习高铁驾驶技术,现场向学员讲授中国高铁运营管理经验、前沿技术及高铁操作知识。

  勇立潮头,打造“高铁驾校”

  被誉为“高铁驾校”的武汉高铁训练段坐落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严西湖南岸半岛,占地约480亩。2014年运营投用后,作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设的高速铁路人才培训机构,承担着我国高速铁路主要行车工种上岗前的准入培训,高速铁路基层技术和运营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以及高速铁路岗位培训规范和教材教辅资料的编撰等工作任务,让我国高铁技能人才培训实现从“国外求学”到“国内办校”。

  作为中国铁路第一批动车组司机的徐维军,十几年前,他还是一名被派往瑞典学习动车组技术的“学生”,如今,他从“留学生”变成了“国际教头”。

  武汉高铁训练段建立的动车组司机实训系统,具备动车组司机一次标准化作业、故障处理以及部分教学管理等功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正式运营以来,为中国高铁培训动车组司机达6000余人,为“一带一路”国家铁路管理人员400余人提供培训。武汉高铁训练段也成为湖北省总工会命名的“荆楚工匠学院”,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中国铁道学会分别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

  完善教学,构建培训新体系

  2012年,徐维军作为高铁技能人才被调到武汉高铁训练段,负责动车组司机专业的教学培训和实训系统教学研发工作。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高铁运营模式,带领团队着手建设高铁司机的培训体系。经过3年多的钻研和探讨,在反复修改技术方案和数万次的调试后,终于建成了中国高铁司机资格性培训和适应性培训以及专项进阶培训的全流程培训体系,形成了中国体系最全、规模最大、培训功能最完善的动车组司机仿真驾驶培训系统。该系统仅实训科目就达1200余种,实训课时达1000余小时,有效解决了动车组司机实训教学中的难题。

  近年来,高铁司机培训团队开发了动车组司机资格性理论培训的19个课程教学模块,编撰了100多项动车组司机常见故障处理与非正常行车作业指导书,开创了中国高铁司机培训教学的新模式,为打造高标准的中国高铁司机奠定了基础。徐维军在专业技术和教学组织中取得的成绩,很快得到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等主管部门关注和认可,被聘任为动车组司机岗位职业技能修订专家组组长,主笔铁路轨道列车动车组司机岗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修订工作。

  服务“一带一路”,共筑交流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高铁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众多国家的铁路从业者纷纷来到中国,学习了解高铁技术的应用。徐维军和同事们积极与多所高校对接,协办2019“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经济走廊建设与互联互通合作研修班、尼泊尔铁路设计与中国标准研修班、赞比亚铁路规划与管理研修班,为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2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800余名外籍学员提供培训。

  在高铁训练段调度大厅、信号实训机房、全功能模拟驾驶室等地,随处可以看到来学习、交流的学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场景,培训师一一解答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在动车组模拟驾驶室内,徐维军介绍,为确保真实感,仿真器操控台依照真实高铁操控台比例设计,模拟画面中,站台、房屋及两边的风景等均高度还原现实场景,学员在训练中能真实体验操控流程。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先进的高铁实训设备,这对于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希望今后和中方能在人员交流和培训方面建立起更多合作。”随匈牙利研修团到高铁训练段参加培训的瓦尔加·艾维特说。

  “有的外国同仁来学高铁驾驶技术,有的来学高铁运营管理,有的来学高铁人才培养体系,短期研修班或许不能教出一个合格的高铁司机,但足够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感受到中国高铁发展的辉煌成就,让他们坚定和中国一道修好铁路的信心。”徐维军说。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