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来华 > 正文
马诺杰·瓦斯希特(印度):留学中国,体验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编者按|教育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优质教育资源是国家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世界青年来到中国学习,以期提升自我、成就自我。一段在中国学习的经历,让他们实现了梦想,丰富了经历,开拓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一段在中国学习的经历,让他们走进这个古老又年轻、焕发无限活力的国度,了解中华历史文化,沉浸式感知中国发展变化;一段在中国学习的经历,也让他们拥有了担当友谊使者的实践,将自己母国的文化带给中国民众,把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感告诉世界……

  在世界青年眼中,中国教育是什么样子?留学中国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即日起,神州学人特别推出“来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专栏,请和我们一起,听来华留学生讲述自己来中国学习的缘起、经历与收获。

马诺杰·瓦斯希特(Manoj Kumar Vashisth)

  从印度洋到太平洋,从新德里到大理再到广州,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我一直追逐着我的医学梦想,赴一场跨越国界的学术之约。在中国的这十年,不仅是我学术生涯的重要篇章,也是我人生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段时光。

  在这里,我不仅深入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与先进开放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我亲身体验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并有幸结交了来自中国各地的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人的这句古谚,我想我是真的做到了,也将一直坚持下去。

△马诺杰·瓦斯希特(后排右二)与中国同学在一起

  中国有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学术导师。选择在中国学习人体解剖学,源于我对获取生命科学相关知识的强烈渴望。在中国的大学里,我遇到了很多杰出的导师,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精心指导,更在我遇到困难时提供无私的精神支持。在实验室里,老师手把手教我做模型;科研写作上,老师时不时给我宝贵意见。在中国学习的经历,不仅让我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让我领悟到,科研之路需要的不仅是智慧和勤奋,更需要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中国有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学术环境。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在中国学习,意味着我有机会站上通往国际学术舞台的阶梯,享受顶级的教育资源。我的学校经常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使我无需远赴他乡便能与国际学术界接轨,与热爱科学、致力于推动学术进步的导师和同仁一起开展跨文化的学术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掀起头脑风暴。这些宝贵经历使我受益匪浅,也激发了我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信心。在这里,我与世界相连,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中国有丰富便捷的网络教育资源。中国的教育数字化令我印象深刻,相关基础设施的快速普及和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我经常利用在线资源慕课(MOOCs)来学习与巩固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没有坐在教室里,我也能即时享受到来自中国全国范围的优质课程和专家讲座。这种便利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很好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加深了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时间,平衡学术研究与生活。我认为,中国数字化教育的优势不仅在于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在于它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完美诠释。通过这些在线平台,人们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无论是在学校期间还是将来走向职业生涯,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与需求,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通过这些数字化资源享受学习,提升自己。这种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也回应了每一个渴望知识的灵魂,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无国界和无时限,让每一个有志于求知的人都能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

  中国有亦师亦友的人生伙伴。中国的文化有多么绚烂多彩,我的学习生活就有多么多姿多彩,10年的求学生涯让我与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的导师不仅是学术上的引路人,更是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在学术上给予我细致的指导,同时也关心我的生活,教会我如何平衡两者,鼓励我积极面对挫折与挑战,勇往直前。他们的关怀和支持,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我的中国同学们则是我探索中国文化的最佳伙伴。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进行实验研究,共同讨论学术问题。闲暇时间,我们一起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一同旅行并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不仅学习了中国文化,提升了中文水平,也塑造了我的人格,让我学会了用中国智慧看待世界。我们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共同成长,这种跨文化的友谊让我的留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流。在中国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温情。

  回顾10年的中国学习生活经历,对我影响至深的是严谨的治学之道,卓越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探索真理的求实态度,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以诚相待的处事原则,这也许就是东方大国文化自信的体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文化基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在中国的故事还在继续,每一次回望,都是对未来的期待。在中国,我找到了自我,也感受到了世界的广阔。这段在中国的求学经历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塑造了我作为一个学者的身份,更让我成长为一个懂道德、知感恩、能包容、求上进的人,激励我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永不言败。(供稿/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