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优质教育资源是国家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世界青年来到中国学习,以期提升自我、成就自我。一段在中国学习的经历,让他们实现了曾经的梦想,丰富了当下的经历,开拓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一段在中国学习的经历,让他们走进这个古老又年轻、焕发无限活力的国度,了解中华历史文化,沉浸式感知中国发展变化;一段在中国学习的经历,也让他们拥有了担当友谊使者的实践,将自己母国的文化带给中国民众,把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感告诉世界……
在世界青年眼中,中国教育是什么样子?留学中国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即日起,神州学人特别推出“来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专栏,请来华留学生讲述自己来中国学习的缘起、经历与收获。
当决定去中国留学的时候,我曾经很担心能否适应在那里的生活,因为印象中中国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与我的祖国有着太多不同。然而当真正来到中国后我惊奇地发现,这里不仅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民众的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我生活在哈尔滨,这里随处可见各种全球连锁的品牌,也很容易就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与用品。
△作者在学校的文化活动中
学在中国:来中国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后,我更是切身感受到,作为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所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学术氛围浓厚、充满活力的高校。这里的学习环境让我无比满意和享受。每天我都可以从中文老师的课程里收获大量的知识。老师们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发音和语法。一年时间过去了,初来时的我中文说得还有些生硬,但是现在我已经可以流畅地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各自感兴趣的话题,甚至还学会了说地道的东北话。
这里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足球场、篮球场、游泳馆、滑冰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完善的设施让我在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余,还能参与各种文体活动,也让我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
△作者(左)在学校组织的中外学生学术论坛中担任主持
△作者(右)体验制作月饼
“教”在中国:尝试读懂中国式乡村振兴
在校期间,我有幸加入了学校的国际学生支教团。这是一个定期为学校定点帮扶地区的中学学生们传授英语、介绍外国文化的志愿者队伍。在参加活动之前,学校的老师们向我介绍了中国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我自己也查询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在这之前,对此没有丝毫概念的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这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举措。老师们告诉我,中国的乡村振兴不仅要帮助当地的民众富起来,还要扶文化、扶技术、扶精神、扶观念、扶信心、扶思路,这既是任务,也是责任。我被这项伟大事业所体现出的精神深深感动,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入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教活动当天,我通过“云端课堂”的直播,用英语为东北林业大学定点帮扶对象——泰来县第三中学的400余名师生介绍也门的文化与风俗习惯,还带领他们“云”游我的祖国。讲座开始时,我紧张到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可是当我看到同学们在线上给我的留言、提问、点赞和互动时,虽然隔着屏幕,我仍然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域外文化的喜爱和对学习的热情,我的心情也由紧张转为激动,我意识到我也是这项神圣事业的一员,一定要圆满完成我的使命。
作者参与学校的乡村振兴志愿支教活动
支教课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繁忙的日常学习中,抽出时间精心准备一次支教课程,虽然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但如果还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因为以前的我,在中国学语言、学文化,是为了今后更好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做好科研工作。但是现在的我,除了学生的身份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国际文化传播的志愿者。我不仅要向中国的朋友们介绍我自己国家的文化,更要把我在中国的所学所感所得所获讲给世界。
学在中国,“教”在中国,感悟在中国,把我的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供稿/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系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陶知言)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