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 > 正文
《2023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 来源: 长城网综合光明网等

  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对网络安全从业者的工作和在校生的专业学习与就业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守护网络安全空间的核心力量,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成长情况如何?近日,《2023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下简称“报告”)发布。

  报告从国内外网络安全产业及人才发展概况、我国网络安全从业人才画像、网络安全产业人才供需分析、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培养、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建议五部分进行了介绍,也在文末对“2018-2023网络安全产业人才需求及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为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提供思路。

  Z世代迅速成长,跃升为网络安全卫士主力

  报告显示,18-25岁的网络安全从业者占比达到31.4%,成为网络安全从业者的中流砥柱。而仅仅在两年前的2021年,这一数据仅为3.2%。三年来,Z世代迅速成长为“网络安全卫士”的主力。

  此外,31-40岁的网络安全从业者仍是占比最高的群体,占比达到35.2%,但已远低于2022年的50.8%和2021年的59.7%。26-30岁的从业者占比为20.8%,40岁以上占比12.6%。网络安全从业者逐渐年轻化,更多的年轻从业者涌入该行业,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加快。截至2023年3月,国内已有80所高校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32所高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2所高校开设保密技术专业,17所高校开设信息对抗技术专业,28所高校开设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同时,我国各高校正在逐步加强网络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求职者占比最高

  从专业分布来看,202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求职者占比最高,达11.8%,且高于2022年的9.5%。其次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工商管理,2023年的占比分别为4.3%、3.3%和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网络安全产业的学科交叉特性也鼓励着具有专业优势的技术人才跨界求职。

  安全+AI提升效率,仅12.6%受访者担心被AI替代

  2023年,受AI技术爆发的影响,智能化网络安全应用成为新热点。今年创新沙盒公布的十强企业中,有三家是通过智能技术应用来提升网络安全能力,应用方向分别为智能SOC、智能网络攻防和智能数据治理与隐私安全。

  在网络安全行业,AI正在成为重要的辅助工具。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340万网络安全职位正在招聘但未能找到相应人才。同时,报告通过问卷调研调查显示,73%的网络安全从业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个小时。其中,33.8%的从业者每周工作41-50小时,22.2%每周工作51-60小时。因工作性质原因,网络安全从业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应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网络安全漏洞和风险,因此工作强度较高,加班情况较为普遍。

  AI的应用,正在改善这一情况。调研问卷结果显示,35.7%的受访者认为,AI技术将在5年内对网络安全人才带来自动监测和分析等辅助作用。 网络安全人才对AI的辅助和替代作用都保持相对冷静客观态度,部分从业者对这项技术持乐观心态,认为可以提升当前工作效率;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对AI技术的行业影响保持观望且警惕的心态,在所有受访者中,只有12.6%的人认为AI可以完全替代网络安全工作人员。

  本科、硕博学历的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

  从学历要求来看,2023年本科、大专学历网络安全人才的招聘需求较高,招聘职位数占比分别为51.6%、39.1%。其中要求本科学历的招聘职位数占比较2022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要求硕博学历的招聘职位数占比较2022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网络安全企业对本科和硕博人才的需求有所提升,越来越青睐高学历人才。网络安全行业本身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底层知识的“门槛”要求和更新换代需求较高,高学历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因此受到青睐。

  五点建议建言网安人才发展

  报告最后,针对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学科建设,以专业知识筑牢“防火墙”;二是实施产教融合,以实习基地下好“一盘棋”;三是增进区域交流;四是培养实战能力,使人岗匹配实现“无缝隙”;五是强化政策引领,为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在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产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网络安全人才发展,需要从政策、产业、教育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

  该报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论坛指导,安恒信息、智联招聘、由中国电信集团网络和信息管理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事业部网络安全处、光明网网络安全频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福州师范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参编。报告数据主要来自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问卷调研数据等;问卷调研分别面向网络安全从业者和在校生,覆盖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等全国重点城市的众多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