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届首都国际人才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上,北京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发布了《2024年首都国际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填补了北京市在国际人才发展领域研究的空白。这部蓝皮书由该协会精心组织编写,全面总结展示了近年来北京在国际人才发展方面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剖析了当前国际人才引进开发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蓝皮书所指国际人才主要为海外人才,特别是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件的外籍人员。他们积极参与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首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7年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以来,北京的外籍人才数量保持稳定,目前长期在京工作的外籍人才已达2.2万余人。
近年来,尽管在京国际人才总量略有下降,但人才质量显著提升,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具有硕博学位的外籍人才占比超过40%。外籍人才在京的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半数集中在行政和教学岗位,80%的外籍人才则集中在朝阳、海淀、顺义和东城四区,其中朝阳区更是吸引了超过半数的外籍人才。
作为北京首部国际人才专项发展报告,蓝皮书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特点。报告紧紧围绕人才强国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深入研究和论述首都国际人才问题。同时,报告着眼于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特别重视研究解决当前在国际人才引进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蓝皮书还着眼于首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认真总结了首都国际人才工作的经验和成就,分析了国内外人才竞争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加强首都国际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要加大国际人才政策创新力度,提高政策实施成效;三是要完善国际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调动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四是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社团组织的作用;五是要创造良好的国际人才生态环境,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保障。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