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植实践“根茎”,育人才“藤蔓”!临空区大兴片区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2月26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资源推介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人才实践基地”亮相,这一合作标志着两大高端平台的深度融合,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作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另一重要机构,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也将在基地中发挥核心作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人才实践基地”将选址于北京市大兴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二期),紧密结合入区企业的国际人才发展需求,联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策划“企业出海论坛”,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强劲支持。同时,依托自贸区便利化政策和北京大学国际人才培养体系,该项目将全面提升入区企业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与出海能力,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还将计划以实践基地为平台,聚焦航空物流、跨境电商、国际会展、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组织校友企业深度参与临空区重点产业的实践发展。实践基地将提供创业空间、创业辅导、政策咨询、贸易促进对接等全流程服务,打造成为临空区大兴片区的国际人才集聚平台。
“实践基地的成立,将充分整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智力资源优势和大兴机场临空区的功能区位优势,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为中国引领全球化发展和深度参与南南合作注入新的动能。”临空区大兴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临空区大兴片区与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打造的“藤蔓计划”临空区国际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作为国内首个服务于企业及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人才计划项目,“藤蔓计划”将通过实习对接、精准派送、考察培训、创业孵化、启动国际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等形式,在临空区大兴片区搭建企业、机构与国际留学生之间创新创业的桥梁和平台。“藤蔓计划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APEC会议上有关‘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的比喻而来,旨在对接海外留学生与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将与临空区大兴片区携手,推进‘藤蔓计划’结出新硕果。”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临空区大兴片区搭平台、聚资源,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打造以服务航空产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外向型经济的国际化人力资源平台。未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人才实践基地、“藤蔓计划”临空区国际创新中心等平台,以外向型经济为桥梁,凝聚国内外高素质人才,让“人才兴”推动“产业强”,将临空区大兴片区打造成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