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发挥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人才库”作用,江苏省欧美同学会于2022年6月启动实施“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海归人才产业考察暨创新创业洽谈活动(以下简称“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进一步加强海归人才思想政治引领,凝聚海归人才力量,释放留学人员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创造,服务江苏重点产业发展。
“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由江苏省欧美同学会主办、各设区市欧美同学会协办,紧密围绕各地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邀请有意向在江苏发展的海归人才考察创业环境,了解江苏历史文化和人才政策,搭建海外学子来苏创新创业平台。
考察交流 共话发展
自2022年6月启动至2024年末,“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深入到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盐城、扬州、泰州等地,共举办了11期,实地参观考察交流83家园区及企业。
在南京,博士团一行聆听了创新创业政策推介,海外名校优生代表作了交流分享。现场两位在宁的海归创业者代表化身“推荐官”,向师弟师妹们分享了个人在宁创新创业经历和体会。还赴江北新区、麒麟科创园现场考察了创业街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等。在牛津大学攻读AI制药博士学位的赵思邈说,通过活动,不仅了解到南京很多给力的产业人才政策,还通过现场考察对接了科投机构,“我们聊得非常愉快,能明显感觉到对方很了解我们技术人员创业需要什么,对成果转化、产业链、政策扶持也非常精通。”
在苏州,海外名校优生们先后参加了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式、2024“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苏州·昆山站启动仪式、全省留学人员工作调研座谈会等活动,并参访在苏州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基地、展示中心、古城古镇等单位载体,全方位、多层次了解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创新创业环境。活动期间,大家还欣赏了非遗文化昆曲、游览江南水乡典范周庄,沉浸式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无锡,锡山区委人才办、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锡东新城商务区、江南大学和无锡学院相关负责人做宣讲推介和人才政策讲解,牛津大学人工智能访问学者做创业经验分享,带领海归学子们沉浸式感受在锡创新创业的便捷性和成长性。“‘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与海外名校优生合作交流的机会,无锡学院也会继续招才引智,为锡山区高质量发展和无锡产业强市建设进一步赋能增值。”无锡学院相关负责人汪磊说。
在盐城,举办了两场“海创未来·盐城海归人才引进洽谈会”,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滨海县做人才政策推介,盐城市亭湖区、黄海新区做产业环境推介。5名博士对接了项目合作意向,4位博士对接了求职意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每到一处,海归博士们都认真听取介绍,积极交流互动,通过与企业、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深入探讨,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布局。
此外,活动还衍生出另一个品牌活动——“海外留学人员组织负责人江苏行”,2024年举办了“海外留学人员组织负责人江苏行”研习班、对话“牛津、哈佛、斯坦福”、全英留学人员行前会等活动。截至2024年底,已与43家海外高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18家国别学联、67家海外社会团体协会等组织建立联系。
“双向奔赴”促进优质项目落地
江苏历来是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其中一部分人才正是因为“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与江苏结缘。该活动已吸引来自29个境外国家(地区)、204家海外高校的135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报名,受邀参加人数349人(其中博士占比90%左右)。
截至2024年11月,“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达成的人才、项目对接签约54个,其中落地成果25个,实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全面成长的“双向奔赴”。
“通过参加‘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我感受到了江苏对于人才的高度重视与热切渴求。从精心安排的行程到与行业精英的交流,都让我体会到江苏对人才的尊重,政府与企业积极搭建的广阔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可能。”墨尔本大学博士毕业的张麟2021年参加“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后选择落地江阴,于2022年创立了江阴墨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基于高通量多组学和影像多模态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的结直肠癌智能化早筛和临床决策一体化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
“选择落地江阴,是我无比正确的决定。这座城市融合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强劲的现代活力。古老的街巷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又展现出创新进取的冲劲。这里的工作环境充满机遇与挑战。企业拥有先进技术与理念,在项目推进中,我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还能不断接触前沿内容,个人专业能力得到飞速提升。”张麟说,江阴的人文关怀也让我印象深刻。当地组织的各类交流活动,帮助我迅速融入,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拓展了人脉资源。我会继续努力,为江阴发展贡献力量。
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理学专业的张翼博博士参加了2023年8月举行的“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在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留学归国人才,对江苏的创新创业环境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因为这个活动,我加入了北京顺义区欧美同学会并担任副会长,进一步扩展了资源。”
之所以选择落地江苏,张翼博考虑到江苏各项政策的友好性和生物医药产业的优质生态。“这里集聚了众多高端人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资本资源,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和园区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包括政策优惠、办公场地、科研资金以及对接资源等,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期,张翼博带领团队创办了科学智能CRO企业——摩尔未来,并完成了商业模式闭环,同时在无锡设立了公司。目前,团队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他表示,接下来计划与行业领先企业展开深入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智能化发展。
“参加‘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活动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江苏的创新生态环境日益成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资源。通过与来自各行各业的顶尖创业者交流,我深感江苏对于创新技术的渴望和支持,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的苏州生医视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晓宇认为,苏州的产业环境充满活力,拥有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商业化平台,使得初创企业能够迅速成长。
“这里不仅提供了先进的研发设施和办公场地,还有一系列的市场推广和资本对接服务,极大地助推了公司快速发展。”赵晓宇带领的生医视界团队的全定量4D拉曼成像技术在精度和速度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将市面上的半定量拉曼分析推进至全定量分析水准。通过一键式分析软件可以一次性观测所有可以提纯的生物分子和药物成分,解决传统药物检测和细胞分析效率低、程序复杂、有毒害和成本高昂等问题。
“目前我们公司处于全定量生物分析蓝海市场的首位。”赵晓宇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研发投入,完成第三代分析软件和全自动拉曼显微镜的开发。同时积极探索与国内外医院、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更多的医药研发和临床诊断中。此外,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到石油石化、半导体等领域,为更多行业提供高效、准确的检测技术服务。
人才聚,事业兴。随着江苏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长。像张麟、张翼博、赵晓宇这样通过“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落地江苏创新创业的海归人才还有很多,这些案例是江苏不断优化营商“土壤”、强化人才服务的缩影。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来到这里,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生态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