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 > 正文
北京:有空间、有资金、有服务 石景山区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发布时间: 来源: 人民网

  原标题:有空间、有资金、有服务 石景山区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7月22日,以“青春筑梦石景山 创新引领新未来”为主题的石景山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大会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一期启用活动举办。

  活动现场发布了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12条措施和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揭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一期,首批青年人才及团队实现入驻,基地一期建设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基地一期在古城创业大厦投入使用

  为加大青年人才引育力度,助力区域转型升级,更好展示石景山区深化“招千贤纳万才”行动成效,打造有空间支撑、有资金支持、有服务保障“三有”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基地一期在古城创业大厦投入使用。

  古城创业大厦位于石景山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临近古城地铁站,地理位置优越,公交地铁网络发达,生活配套完善;新安城市记忆公园、古城环翠公园、全龄友好公园等众多公园分布在周边,联动首钢园、冬奥公园、模式口古街,为打造青年生活美学带提供了优渥条件。

  基地一期项目可容纳100个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并集成石景山区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12条措施,为入驻青年人才和团队解决启动资金短缺、办公成本高、资源对接难等制约创业青年的常见问题,从办公空间、技术共享、安居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此外,石景山区还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万商青年公寓、晋元庄、泰然公寓等不同档次人才租赁住房3000余套,为青年人才发放住房补贴,打造首钢国际人才社区,为外籍人才提供工作许可、居留“一站式”服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体检、就医、住房、子女教育等12类服务保障,实现人才“关键小事”速办的工作机制。

  活动中,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院系代表共同为基地发展助力,首批青年人才及团队实现入驻,标志着基地一期建设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设立2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

  在政策支持方面,石景山区为开展科研项目的青年人才提供最高每年50万元、最长3年的研发资金支持。博士后正常出站人员,或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在石景山区首次创业,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给予最高2万元创业补贴,每带动1名就业,再给予2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为“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提供最高50万元奖励及相关配套服务。

  在资金保障方面,石景山区设立2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采取分阶段、差异化资金配置方式,20%投资种子轮企业,单笔投资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特别优秀项目不超过200万元;40%投资天使轮企业,单笔投资不超过500万元;40%投资A轮企业,单笔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通过政策性基金投入破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建设“景贤小镇”青年创业基地,为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团队提供3至5个工位或最高50㎡办公空间,免费使用1年。具有较好成长潜力的,免费使用期满后继续给予最高5折、最长3年的租金优惠。建设“景贤小镇”青年社区,为青年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3个月免费周转+最低5折、最高全免、最长3年租金优惠的安居住房体系。强化政策支持。石景山区为开展科研项目的青年人才提供最高每年50万元、最长3年的研发资金支持。为博士后正常出站人员,或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在石景山区首次创业,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给予最高2万元创业补贴,每带动1名就业,再给予2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为“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提供最高50万元奖励及相关配套服务。

  以人才“密码”开启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石景山区锚定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深耕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和虚拟现实四个特色产业,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培育本土创新人才。通过实施“景贤计划”,不断拓宽引才视野和渠道。联合17所高校成立“高校京西发展联盟”,连续四年举办“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海内外近2000个项目参赛,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1家、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家。通过搭建更多展示平台、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力的政策支撑,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针对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石景山区延伸服务供给。建设“景贤小镇”青年创新中心,为青年人才和高校师生团队构建“管家式”服务体系,提供“创业导师+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模式,做好算力支持、场景对接、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服务保障,支持开展科研创新。

  此外,常态化投放休闲消费券与文娱礼包,支持青年人才在区内享受涵盖娱乐、健身、餐饮、文旅等多业态的专属优惠,切实增强其获得感与归属感。

  未来,石景山区将紧紧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升级,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的良性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青年人才发展的“石景山样板”。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