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发展中法语言教育 共促两国青年交流
发布时间: 来源: 光明日报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之间的特殊友谊甲子情深,凝结成一曲交响乐,迸发出恢宏的气势,鸣响在广州松园的潺潺流水间,回荡在春雪飞扬的比利牛斯山谷。中法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都呈现出独立自主、高瞻远瞩的气质。两国文化之间很早就相互吸引,无论是法国国王数学家把《几何原本》带到中国,还是伏尔泰把《赵氏孤儿》的故事改编搬上舞台,都说明两国文明互鉴意愿之强烈,相互理解之深入。文化交往始于语言,语言教育和人才培养作为摆渡之船从未缺席。在60年的交往中,两国的语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确保了两国各层级交流的顺利开展。

  从195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设立法文组,到今天中国拥有约13万法语学习者,新中国法语教育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1964年中法建交前后,法语教育经历了第一次发展高潮。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时期。这两个阶段的探索培养了大量外交外事干部,积累了教学经验,齐全了办学层次,完善了教材建设,为法语教育迎来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法语教育经历了长达20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与前两次高潮的积累不无关系。

  今天,中国高校开设法语专业近160个(1978年20余个,2004年40余个),公共(二外)法语教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300所大学中近3万名学生正在学习公外法语。每年参加全国公共法语四级考试的报名人数达1万人左右。此外,中小学法语教学发展也势头喜人。2017年颁布、2018年实施的《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为中小学法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参考。根据教育部近期的一项调研结果,除了职业高中,各学段开展多语种教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从数量看,在2022年参与调研的296所学校中,开展法语教学的学校达到118所,占比约40%,法语学生总数17420人。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理、工、商、管、医等)发展迅速,中法合作办学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全国各地。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法语在学人数近4000人。各大学培养方案改革中,开设法语微专业、辅修和兼修法语等课程安排也越来越普遍。此外,私营机构法语培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办学更为个性化,体现出层次多样、课型各异的特点。也正因其形式灵活多样,具体修读人数统计难度较大,但可以肯定地说,新世纪以来中国法语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法语学习人群庞大,学习热情高涨,涉及各行各业,发展前景广阔。

  几乎与中国同时,法国的中文教学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进入21世纪后,法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与中文作为“新兴语言”的崛起密不可分。2006年,法国设立汉语督学职位,专司汉语教育工作。法国高校中约有28个中文系,注册学习中文的学生数近2万人,其中3/4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分布在历史、文学、文化与文明、旅游、新闻、国际贸易等其他专业。中小学方面,根据法国媒体报道,2008年法国学习中文的中学生为2万人,2018年达到了4.47万人,翻了一番还多。

  为了满足汉语学习的需求,法国国民教育部每年招聘60名中国大学毕业生作为汉语助教。2008年起,中法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在法国中小学阶段设立中文国际班(SIC)项目。2023年,法国中小学共开设中文国际班63个,就读中文国际班的学生2300多名。中文已成为法国中小学阶段第五大外语(仅次于英、德、西、意4个欧洲语言)。中国教育部目前已累计向法国中文国际班选派中文和数学教师约570人次。

  法国人学习中文的热情远超出学校的范围,据统计,法国目前约有10万人学中文。在对中文学习感兴趣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银发老人。他们学习中文完全是出于个人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虽然他们学习效率和学业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的热情是广大法国人民知华友华社会氛围的一个缩影。这些退休人员既可以在大学中注册汉语课程,也可以从社会渠道获得汉语教育资源。例如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中国文化中心就开设有中文学习课程。法国也设有18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中方每年派遣汉语教师,为向往中国文化的法国民众提供帮助。

  随着两国大力推广对方语言,中法之间的学生交流也在逐年增加。中国法语学习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对未来赴法留学、工作的目标明确,信心十足。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3-2024)》蓝皮书的统计,近10年来,中国每年赴法留学的人数稳定在3万名上下。

  近年来,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从2022年中法签署农业高等教育合作协议,到2023年共建中法航空学院,再到2024年恢复中法数学班,中法教育合作项目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两国高等教育交流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对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日趋迫切。这也对法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法语+专业”项目成了高考考生竞逐的新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中法两国的语言教育在国际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卓越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加广阔而光明的前景。

  (作者:王鲲、戴冬梅,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和院长)

责任编辑:陶园园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