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根据浙江省的改革路径,目前该省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六种方式。一是特色统考统招;二是面向中职毕业生的高职单考单招;三是校考校招;四是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五是定向招生;六是免试升学。
中国职教之声职业教育新闻信息官方电子发布平台6月14日电(记者钟声)今后,在浙江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将不再为继续深造而烦恼。经过4年探索,浙江省在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突出特色的前提下,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办法的多样化全面提速。目前,该省为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开放了6条深造通道。这标志着该省职业教育已形成多种形式并举的多元化考试招生体系。 根据浙江省的改革路径,目前该省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六种方式。 一是特色统考统招。浙江普通高考实行分类考试,高职考试科目少于本科。其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是高职特有科目,侧重测试实用技能,并全面推行技术科目的上机考试。 二是面向中职毕业生的高职单考单招。从2009年起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目前已达到近3万人。从2011年起,调整了科目分值结构,缩减部分文化科目分值,增加了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或专业技能考试的分值权重。 三是校考校招。实行学校单独报名,单独考试,高考前提前录取,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高考。从2007年起开始试点。到2012年,试点院校已达29所,主要为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并扩大到纳入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民办高职院校。 四是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实行“自主测试、参加高考、综合评价、提前录取”模式,尝试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招生评价体系,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其中综合评价包含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院校综合素质测试两个方面。招生院校综合素质测试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突出对学生专业性向、专业素养、专业潜质的考核,并与会考成绩、高考成绩按一定权重合成综合成绩,在相应批次提前择优录取。 五是定向招生。部分院校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开展定向招生,实行招录结合,统一考试、统一划线、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办法。录取时签订就业协议,所招新生全部由用人系统落实就业。2009年开展社区医学定向招生试点,2011年扩大到职教师资培养,2012年进一步扩大到学前教育、小学全科教师和基层农技人员培养。 六是免试升学。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获奖的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可申请免试升入省内高职院校学习。 据悉,浙江有近50所高职学校,占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解决浙江学生读大学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所有改革试点中,浙江省始终坚持“省级统筹、规范管理”的原则。试点推出前,浙江省有关部门反复调研,周密谋划。实施中,坚持高标准准入,严格审核试点资格和实施方案。根据试点进展,及时总结完善,推进改革不断深化。每项改革试点推出后,都在省级层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经过多年努力,改革收到了良好成效。一是学生选择更加多元。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从多元化的招生形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最适合的入学渠道。二是技能导向特色更加鲜明。所有招生形式都注重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特色,引导中高职学校强化技能教育。三是多元化招生制度体系初步形成,打破了高考以文化课笔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格局。 |
编辑:Crystal JI |
丁雅超外出时总爱戴一副方形红框墨镜,蓬松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