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侯光
在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侯光看来,每年大赛是行业精英的一次聚会。这不,刚到天津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电子商务赛项赛场,就遇到几位老朋友,聊聊电商的新情况,谈一谈学校的新变化。“不经意之间,就能聊出不少新想法。” “大赛的意义早已超过了比赛本身。大赛首先是一个校企合作的平台。职业教育必须和企业岗位、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否则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如何引导院校贴近企业实际?行指委通过制订教学标准,要求学校开展实践课程;大赛通过赛项设置,引导学校关注行业的新发展。大赛提升职教质量,职教支撑经济发展。”侯光说。 大赛不但是拿金牌的赛场,更是师生成长的舞台。侯光认为,学生能拿到国赛金牌固然好,即使拿不到也是一种成功。一名学生能够代表全省(区、市)参加国家比赛,这本身就是一个锻炼。参加大赛的过程更是学生甚至是教师磨练自己意志、提高自身技能的良机。即使失败了,这段经历也是人生成长道路上难得的体验。学校还可以抓住这次机会,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最终赢得人生的长跑。 “学校不能只盯着金牌,而是要让学生在大赛中收获受益一生的素质。”侯光这样总结自己的观点。 “多年来,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短板,投入少,关注低。是大赛让职教人有了展示的机会,找到了自信与尊严。大赛是职教师生的走向成功‘星光大道’,希望这样的舞台越多越好。”侯光说。(本报记者 张婷) |
编辑:chinazjzs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作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