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黄色、嫩粉色、草绿色、浅紫色,五颜六色的小饼干层扇形一层一层地铺满了整个展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展上,北京展台上鲜艳而美丽的“马卡龙”吸引了中外参观者的目光。 一位来自法国的嘉宾看着这款西点,露出了怀疑的神情。北京外事学校西餐专业二年级学生张嘉轩二话没说,立刻递上一块,请外宾鉴定。“好吃”!法国人有些走调的中文把围观的人们逗乐了。大家笑着,为张嘉轩的作品鼓掌。 “马卡龙是由用蛋白、糖粉、杏仁粉、白砂糖制作而成。关于它的起源有几种说法,据说这种表层酥脆内里松软的小饼干,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后来因为海上贸易的繁荣,传到了法国。也有说它是在十六世纪时由玛利王后从意大利引进法国,取名为“少女的酥胸”,用来形容它吹弹可破美丽的外表和令人沉醉的口感。还有种说法是,17世纪著名的糕点师傅Adam亲自制作献给路易十四的结婚甜点……”讲起这款点心,张嘉轩涛涛不绝。 张嘉轩痴迷于西餐研究,在他看来,要做好一款食物,不仅要学会它的做法,更要投入感情。就拿做“马卡龙”来说,如果不知道它的历史,就无法做出地道的口味。 “我很欣赏动画片中华小当家对食物的理解,做菜要发挥出食材最本质的味道,要让食客体验幸福的感觉。”张嘉轩说。 张嘉轩对美食有特别的悟性,学校也为他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平台。去年11月,学校派张嘉轩去年远赴荷兰学艺。这段经历又让这个孩子对美食有了更深的理解。刚到荷兰的学校,外国老师就把他丢进了厨房。老师对他说,美食不是书本上的,而是做出来的。听了老师的话,小伙在这间外国厨房里一泡就是一个月。他发现,外国厨师特别享受做饭的过程,即使是同一种菜品,每天也呈现出不同的做法。 “现在,每一道菜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创造,是一个新的起点。”张嘉轩说,做美食是一种享受,他很感激老师把他带上了这条幸福大道。(本报记者 张婷) |
编辑:chinazjzs |
培养技能型人才分为两类,一类是动作技能、一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