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时节的齐鲁大地,气温已降至冰点,浓浓的寒意包裹着这里的每一个人。但潍坊商业学校学生杨兴悦的家长杨全斌却告诉记者,他心里热火着呢。他的温暖来自女儿今年9月开始的职校生活。学费全免,老师是大企业里的名家,实训设备是国外最先进的机器,学校好得自不必说。更让他高兴的是,山东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女儿3年中职毕业之后,可以直通本科,这样的好事,着实让他没想到。 职教的快速发展,归功于山东省委省政府这两年来的倾斜支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四化同步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未来10年本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职业教育。加快职教发展是事关山东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之举。”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如此定位职业教育。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沉淀千年的齐鲁大地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纪元。
生均拨款让职业院校有了底气
说起山东职业教育的变化,要从全国职业教育的大背景说起。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有人生动地将这两部分形容为教育的两条腿,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以山东为例:高职生均拨款比本科少了将近一半,只有五千元;中职经费更少,在一些县市,财政仅包教师工资,学校只能靠学费勉强运转。全省有88个县(市、区)没有落实教育附加不低于30%和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本就“烧钱”的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在缺钱少粮的情况下,发展艰难。这一点,潍坊商业学校校长于建平体会最深。“2006年,我从普通高中调任中职学校。头一天上班,就傻眼了。学校要设备缺设备,要师资缺师资,拿美容专业来说,设备就是两张按摩床,3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还不到20人,学校几乎办不下去。” “没有合格的劳动者,无论是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会落空。同样一块手表,瑞士人装出来就是名表;咱们一装,就成了100块的表,这就是差距。山东正处于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刻不容缓。”孙伟的观点掷地有声。 发展职业教育,使其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有效支撑。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有了山东随后的连续动作—— 2012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一揽子方案,要求重点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等七项改革。 第一步,落实钱的问题,补上投入短板。 试点由潍坊开始。2012年,潍坊被确立为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 山东省政府和潍坊市政府当即承诺,为试验区解决职业院校生均拨款问题:高职拨款与本科同等待遇,上升至平均每生近八千元;中职实现由专项经费投入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的根本转变。 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说,“能不能解决职业院校的经费问题,说到底是政府的认识问题,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这笔钱就拿得出来”。 2012年秋季学期,提高潍坊高职生均拨款的承诺首先兑现。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徐建明高兴地说,“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但不是谁高人一等、谁低人一头。二者本应一视同仁。实现高职与本科投入同等待遇,高职教育就有资本更快发展,也能纠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今年10月又传来好消息。山东省出台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提出今后按照专业类别以每生每年2800元、3300元、3900元和4500元四档拨款。 “经费来了,设备有了,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送进中职了。”一句顺口溜,体现山东中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大变化。
升学通道让职校学生扬眉吐气
除了经费投入,学生缺乏升学通道也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 王桂英,潍坊副市长,分管教育。每年高中录取结束,都是她的头疼期。家长找上门来说情,“孩子就差几分,能不能给上个普通高中”?虽说职业教育这两年发展快,但家长都有同一个想法:孩子一旦上了职业学校,就读不了本科了。 “职业教育体系没打通,实际上是坑人。一个家庭供孩子读书不容易,最后又考不上大学或者是考不上真正的大学,技能也没学好,导致家庭经济状况继续困难,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徐曙光说。 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山东从东中西各选择了一个试点城市:青岛、潍坊、德州,分别开展中职、高职及本科贯通培养,打破职业教育的“天花板”、“隔离门”。 8所中职学校、11所高职学校和12所应用型本科学校敞开大门,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实现衔接。 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极大提升了职业院校的吸引力。今年,学生杨兴悦因此放弃了普通高中,转而选择了潍坊商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我如果勉强去读普通高中,挤高考独木桥了,没有什么优势;现在读中职,能学我擅长的动手专业,三年后还能升学,对我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杨兴悦的选择是今年试点项目生源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试点校录取全线飘红,中职录取线超过当地普通高中录取线,高职录取线超过全省本科二批录取线。 打通招考体系只是一个起点,难点在职业院校与本科的衔接上。没有现成的课程体系,如何实现一体化培养?徐曙光说,山东在紧锣密鼓地加快本科院校分类建设,准备从2014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遴选200个专业,每个专业划拨100万元,重点建设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纵向体系的完全衔接。 “盼了多少年的升学通道打通了,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都受益。将来,职校生不仅可以继续升入专本科院校深造,还可以读硕士、博士,跟国外一个样。职校生不再低人一等。”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曲国庆对未来充满信心。
部门联动让职教发展越来越有生气
这两年,山东的职教改革在方方面面中突破。翻开山东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档案袋,新下发的几十分文件加起来足有七八个苹果手机摞起来那么厚。 2013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改革路线图、时间表;随后,七项改革分头推进,下发了若干改革细则。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不仅仅依靠一个部门的推动,而是省财政、省发改委等九大部门联动,各方配合、协调的平台。”山东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邢顺峰说,“规划找省发改委,投入找省财政厅,校企合作找经信委……九部门形成合力,为的是山东职教大发展,连我这个处长都成了红人,被兄弟部门围着转”。 多方合力破解了困扰职教发展的诸多难题。山东在试点职业院校经费保障制度和上下贯通培养的同时,还推动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职业院校的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不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学校可应用于聘用专业的兼职教师;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模式,从2014年起,通过财政奖补、选派公办教师支教、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说,有了政府的支持,山东各地职业教育发展你追我赶,学校建设每天变样,教师素质不断提升,制度建设总在突破,变化每天都在呈现。 家长杨全斌说,职教发展了,孩子在学校能学到真本事了,日后毕业就是“金蓝领”,老百姓全家都受益,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传斌感受更深:原来,职业学校总是用旧设备教学,学生上岗后,对新设备一窍不通,企业还得花大价钱再培训;现在,职教教育质量上来了,有些学校的设备比工厂还先进,毕业生明显好用多了。冲着这批人才,企业也愿意在山东多投资。 伴随着职教发展,“正效应”在这片土地上持续显现。这给敢想敢为的山东人带来了更大信心,将“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路上继续大步前进”。
|
编辑:fx889hao0539 |
赛前训练是艰苦而又枯燥的。当别人在操场玩耍时,......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