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周刊 > 第八期 > 正文

“大师工作室”,让传统工艺重焕新生

2013年09月26日  来源:中国职教之声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刚落成的竹艺大师工作室里,75岁高龄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在他的工作室中,正神采飞扬地给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年轻学子们讲解、传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郁竹艺的传统技艺。

刘宗凡13岁从师王光前学习小郁竹艺,从此矢志不渝。首创小郁竹艺4项工艺——竹材着色、竹青贴面、竹枝郁花、竹头拼边,成了他的看家本领。1987年,他设计的竹艺架等赴法国参加国际博览会。

我最担心的是这门技艺后继无人。刘宗凡说,他和他的师兄弟们个个年事已高,却没有接班人。

他曾经担心的“人亡艺绝”的困扰,由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传统技艺进校园”的战略的实施而得到完满的解决。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帮助下,由刘宗凡领衔的“刘宗凡大师工作室”成立。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陈鸿俊教授说,在大学开设专门的工作室来传授传授技艺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胆尝试。让传统民俗工艺走进大学校园,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这多亏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曾经担心的人亡艺绝的困扰,现在终于找到解决之道。我现在最兴奋的事情,就是给弟子们传授古老的竹艺。刘宗凡告诉记者。
同时,学院还打造了刘爱云大师湘绣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成员27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兼职教师10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国家一级画师1人,省级刺绣大师4人,教授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形成了一个由刘爱云领衔,知名画家赵溅球、省级刺绣大师蔡静溪和赵蓓瑛、美术教授刘顺湘执教的大师+教授的湘绣传承创新团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平均达到了24.49%以上,中职达到23.21%以上。

小郁竹艺、手工陶艺、根雕艺术……这些曾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中国传统工艺,大多由于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接班人难觅而濒临失传。今年以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向民间工艺大师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走进校园授课,并于近日成立竹艺、根艺、陶艺等多种工艺的大师工作室,将民间工艺的传承保护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希望让古老的传统工艺后继有人,焕发新的生命力。

 


编辑:fx889hao0539
相关文章